在這一期的新車內容中,電腦報強子將告訴你目前非常流行的“渦輪增壓”:它到底是什么,消費者“不接受”的原因是什么?
“渦輪”是指汽車的渦輪增壓。一提到“渦輪”,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想到“加倍”,效果加倍。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。汽車增壓技術可以提高汽車的燃油熱效率和動力響應,但絕對不意味著動能翻倍。
當然,也有很多人喜歡把小排量渦輪增壓車等同于大排量自然吸氣車。什么2.0T渦輪增壓車等于2.5自然吸氣車?事實上,這種比較方法是不可取的,強子稍后會談到原因。請繼續讀下去。
首先,我們來搞清楚渦輪增壓到底是個什么鬼...
渦輪增壓一般在車上都會有相應的標識,比如Turbo或者t,簡單理解渦輪增壓技術,其實就是增加進氣管中氧氣的單位密度,讓燃燒室的熱效率更高。如果還是不能理解,可以單獨用鼻子吸氣和用鼻子和嘴巴同時吸氣來對比一下,渦輪增壓和這個差不多。
渦輪增壓的類型
機械增壓
這種增壓技術將渦輪連接到一個曲軸上,發動機和曲軸通過皮帶連接,然后帶動渦輪旋轉,將新鮮空空氣吹入進氣歧管。
這種技術的好處是,只要發動機開始轉動,渦輪就會跟著轉動。沒有渦輪遲滯,動力輸出非常平順。缺點是需要消耗發動機的部分熱效率,大大降低了發動機的功率提升效果。而且后期維護成本極高,使用壽命也受到質疑。
廢氣渦輪增壓
目前大部分渦輪增壓車都采用了這種技術。同樣,渦輪將新鮮空氣體打入進氣歧管,但過程明顯不同于機械式:渦輪從發動機內部轉移到排氣歧管。當發動機中的油氣燃燒時,產生的廢氣通過排氣歧管經過渦輪風扇葉片,風扇葉片的轉動將更多的新鮮空氣體推入進氣歧管,從而提高缸內燃燒效率。這種技術的優點是整個裝置的結構更簡單,動力提升效果相對明顯,發動機本身的使用效率沒有損失,但提高了廢物再利用。缺點是這種渦輪技術需要一定量的廢氣來代替風扇葉片的轉動,也就是當發動機轉速達到一定值時,渦輪才能介入。在加速的過程中,發動機由自然吸氣變為渦輪增壓,整個轉換過程會有略顯明顯的頓挫感。
復合增壓
所謂復合,就是在同一臺發動機上同時應用機械增壓和廢氣增壓兩種技術,同時采用兩種方式提高進氣道的空氣體密度。所以這種增壓技術也可以稱為雙增壓技術。
使用這種技術的汽車大多價格昂貴,因為技術復雜,成本高。比如奔馳S600,寶馬X6,沃爾沃S80L,奧迪A8L等等。
“要么接受,要么放棄”的理由
前幾天,強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了2018年汽車銷量前15的榜單。如果你關注過這個內容,你一定會發現,銷量榜榜首的汽車品牌是大眾。事實上,大眾不僅去年銷量驚人,在過去的五年里,大眾在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地位也是名列前茅。
那大眾為什么這么牛?為什么大家都搶著買?強子看起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大眾的渦輪增壓技術很受歡迎。雖然大眾的發動機一直有很多負面新聞,比如燒油、漏油、保養費用高等,但是這些都影響不了大家對動力的向往。有了“渦輪”,就好像排量變成了“兩倍”。開起來如入無人之境,一路通過,超車后還回頭看,是對自然吸氣最大的蔑視!更何況大眾全新的第三代EA888,似乎關于這一代發動機的負面新聞并不多,大家的購買熱情更高了。
由于國家一直在講“節能環?!?,減少碳排放、減少排放、節能減排、提高燃油經濟性等口號已經在全國各地唱響,汽車的排放標準也在短短幾年內從國ⅳ變成了國ⅵ。汽車廠商不是傻子。為了迎合中國的消費市場,他們放棄了大排自吸,轉而推出了小排渦輪。如果你去市場,你會發現十個品牌和九個有小排渦輪。放眼望去,只有那輛“日系寶馬”還在默默堅持著它的自吸之路!
曉曉總結
說到自吸粉和渦輪粉,強子想到了當年魔獸世界里部落和聯盟自相殘殺的場景。兩者之間似乎沒有商量的余地,各持己見。
強子喜歡日語,這是對自我專注的肯定。相信還有很多朋友和我有一樣的想法:我喜歡日語,喜歡它的純粹。但我要說的是,任何想法都不能太主觀,不能只從一個角度去衡量一項技術的好壞??陀^看待自吸和渦輪。其實你會發現,兩者在各自的領域都是各有利弊的。渦輪爆炸更猛烈,自吸功率是線性的。
用強子的話說,渦輪增壓意味著多兩個鼻孔吸氣!不用太擔心自吸粉。直路贏不了渦輪,彎道要努力!
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其實是一個教派。歸根結底都是靠傳統的自吸模式。只是渦輪的增加給自吸之路增加了一個渦輪。2.0T渦輪增壓和2.0L自吸發動機本質上沒有區別,只是渦輪的介入放大了自吸的熱效率。但是2.0T渦輪增壓是否等于2.5T自吸的說法肯定是站不住腳的,因為道路,環境,駕駛方式等。是不同的,所以不能用這種方法來衡量。即使兩者最大功率相同,也有不同的功率曲線。
強子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人。文明屬于大眾,而不是一群人的專屬。好的技術會受到大家的尊重,要盡量接受不同領域的不同文化。不去嘗試,怎么可能知道所有的味道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