停下來。重用商鞅變法的秦孝公和秦始皇的關系就是這樣。不要犯錯誤。
眾所周知,秦始皇之所以能夠橫掃六國,一統天下,與商鞅變法使秦國強大是分不開的。換句話說,秦始皇之所以能一統六國,離不開祖上幾代人的積累。是他們幾代人積攢了足夠的錢,才使得秦始皇能夠有大作為。那么,重用商鞅變法的秦孝公和秦始皇是什么關系呢?今天,永福就帶你去看一看。
首先,要了解兩個人的關系,首先要了解輩分。
“十八代祖宗”這個詞大家都很熟悉。那么,這是哪十八代呢?我們通常指的是祖宗十八代,是九代的成員。這十八代從小到大依次是:耳、云、尚、杈、來、玄、曾、孫、子、父、祖、曾、高、田、李、太、元、鼻。
你什么意思?簡單來說,就是從自己做起,往上推九代,即父、祖父、曾祖父、曾祖父、曾祖父、兇祖、曾祖父、遠祖、鼻祖。九代是子、孫、曾孫、玄孫、未來孫、支孫、尚孫、云孫、耳孫。
其次,搞清楚輩分之后,我們就知道重用商鞅變法的秦孝公和秦始皇分別是誰了。
秦孝公·古曲良生于公元前381年,卒于公元前338年,在位時間為公元前361年至公元前338年。他繼位時,秦國還沒有從與魏河西之戰的慘敗中恢復過來,國家因民弱隨時有亡國的危險。此時的他并沒有沉淪,而是開始勵精圖治,向世人傳播求賢若渴的話語,尋求強國之法。最終,秦孝公的真誠吸引了著名的法家商鞅。當他們一拍即合時,秦孝公沖破重重阻礙,在秦國重用商鞅變法,史稱商鞅變法。正是商鞅變法使秦國迅速強大,為后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秦始皇大家都不陌生。他的名字叫嬴政,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。公元前259年,他出生在趙國的都城邯鄲(今邯鄲)。公元前247年,他登基。公元前238年,他掌管國家事務。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,先后滅韓、趙、魏、楚、燕、齊六國。終于在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,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秦朝。
最后,我們來看看秦國君主的繼位順序。
秦孝公古曲梁死后,他的兒子被封為秦惠文王。
秦惠文死后,他的長子秦武王繼承了王位。后來,因為秦武王去洛陽抬鼎,突然駕崩,皇位改由秦武王的弟弟、次子嬴稷繼承。他在歷史上被稱為秦王趙翔。
趙翔國王嬴稷死后,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,被稱為秦孝文王,也被稱為安郭俊。
秦孝文王嬴朱死后,他的兒子嬴異(又名)繼位。歷史上稱他為秦莊襄王。
莊襄王死后,其子嬴政繼位,嬴政也被稱為秦始皇。
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,從秦孝公的古曲梁開始到秦始皇結束有五代。按輩分,秦孝公是秦始皇嬴政的大祖宗,秦始皇嬴政是秦孝公的孫子??吹竭@里,你搞清楚兩者的關系了嗎?以后有人問起你,不要再犯錯誤了。
(注:以上圖片均來自互聯網)